【摘 要】架空輸電線路和雷擊跳閘一直是困擾安全供電的一個難題,雷害事故幾乎占線路全部跳閘事故1/3或更多。因此,尋求更有效的線路防雷保護措施,一直是電力工作者關(guān)注的課題。通過對雷擊線路的危害的分析,提出各種改善線路雷電性能的措施,結(jié)合多年運行實踐經(jīng)驗提出了防范保護措施。
110kV線路的防雷治理問題,在電力同行業(yè)中一直是老大難的問題,因線路走向、局部地形、土壤電阻、氣象條件、施工質(zhì)量、運行維護等等因素,線路的防雷工作難度更大,現(xiàn)就近幾年對110kV輸電線路的防雷治理方案進行簡要分析和探討。從分析輸電線路雷擊跳閘事故的經(jīng)驗和有關(guān)研究人手,提出改善和降低雷擊跳閘率的防范措施。
一、桿塔避雷線保護角問題
因目前線路的避雷線為多為單股架設(shè),其避雷保護角經(jīng)計算各種塔型平均都大于25°以上,加上運行年限太長,避雷線銹蝕情況較嚴重,所以對運行年限長,銹蝕較嚴重的避雷線進行更換,主要對重雷區(qū)只有單避雷線的進行單改雙整改,并因受力荷載問題要更換部分桿塔和塔頭,以減小避雷線對導(dǎo)線的避雷保護角,全部控制在20°以內(nèi),改善避雷線的屏蔽保護作用。
據(jù)查現(xiàn)110kV線路的避雷線與桿塔掛點的連接金具間的連接均為點接觸,而非面接觸,相互之間的接觸面只有1~2cm左右,在有雷電流經(jīng)過的時候,其接觸點的電阻值瞬間會陡升,非常不利線路遭受雷擊后的雷電流瀉流,針對以上情況考慮線路瀉流的通道問題,在每基桿塔避雷線掛點處與桿塔的主材之間加增一根瀉流引下線,將大大改善線路雷電瀉流通道暢通和耐雷水平的提高。
改善加強線路避雷線、桿塔部分的瀉流通道的連接。線路接地體對土壤的阻值大小,是線路落雷后瀉流通暢與否、保證線路能否安全運行不會因雷擊跳閘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為此,除了保證每一基桿塔的接地體從設(shè)計到施工保證質(zhì)量以外,把每一耐張段兩盡頭桿塔的接地體進行加強改善,由原設(shè)計的9I10盤元改成9I12或增埋或更換成L45扁鋼,并在施工中對開挖深度、回填過程嚴格按要求進行施工,以改善接地體與土壤的接觸面積和電阻,這樣,使線路的每一耐張段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單元接地網(wǎng),大大提高了線路的耐雷水平。
為了加強線路與避雷線的耦合系數(shù),降低雷擊線路的繞擊率,在線路走向許可的情況下,在桿塔橫擔(dān)以下與邊導(dǎo)線夾角小于20°的距離設(shè)掛點架設(shè)1根耦合地線,以有效增大導(dǎo)、地線間耦合系數(shù),減少等值波阻抗,增強雷電分流作用。
通過以上技術(shù)改造方案的改造及實施,線路的各項指標都上升了一個大的臺階,線路的防雷水平和設(shè)備綜合指標等都有了比較明顯改善和提高,如110kV蓮觀線從2004~2005年l0月近2年未發(fā)生一次雷擊跳閘事故,設(shè)備各方面運行狀況良好。
?
二、防輸電線路直擊雷
參考文獻:
[1]周澤存.高電壓技術(shù)[M].北京:水利電力出版社,1991.
[2]解廣潤.電力系統(tǒng)過電壓[M].北京:水利電力出版社,1985.
[3]吳桂芳.110kV線路避雷器在輸電線路防雷中的應(yīng)用研究[J].電瓷避雷器,2002,(2):40-43.
|